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,沒預算請顧問?老板自己就能搞定
這兩年和中小企業主聊起 “數字化轉型”,十有八九會聽到類似的感嘆:“轉型我懂,但請不起顧問啊!”
這確實是小公司的痛點。大集團上一套管理系統、搭個數據平臺,咨詢團隊、外包技術、駐場項目經理層層加碼,幾十萬上百萬砸進去眼睛都不眨 —— 人家有這個底氣。
小公司真沒這個本錢。可放著不做也不行,如今做生意,沒數據支撐、沒流程規范、沒工具輔助,全靠人工硬扛,早晚被同行甩在身后。
那出路在哪?要么花錢請人出方案,要么就得老板親自下場。
這篇專門給沒預算請顧問的中小企業支招 —— 老板或公司里懂點電腦的人想自己動手,我盡量把實操步驟拆細了說,希望能幫大家少走彎路。
01 轉型不是玩概念,核心是讓管理變輕
不少老板一聽見 “數字化轉型”,腦子里就蹦出一堆時髦詞:
企業資源計劃!
數據中臺!
自動化流程!
人工智能!
再看看自己公司,別說系統了,連個像樣的工作流程表都沒有,直接打了退堂鼓。
但把 “數字化轉型” 扒開了看,根本沒那么復雜:無非是用工具和規范,把原來靠人堆、靠記憶、靠跑腿的事,變得更省時間、少出錯、降成本。
舉個接地氣的例子:
以前客戶訂單全靠銷售記在筆記本上,本子丟了單子就黃了。
現在用個客戶管理表,訂單信息存在公司庫里,哪怕銷售離職,客戶也跑不了。
這就是轉型。
再比如:
以前采購申請得手寫單子,找經理、找老板簽字,一趟趟跑辦公室。
現在弄個在線表單,手機填完一鍵提交,審批進度隨時看,不用再守著等簽字。
這也是轉型。
所以別覺得自己公司 “配不上” 轉型。只要有反復跑腿的環節、容易算錯的賬目、全靠人工盯的流程,就有優化的空間。
02 中小企業轉型四步走,不用顧問也能落地
分享一套親測有效的 “自主轉型四步法”,不少小公司試過都能跑通。
不請顧問,就得自己當 “臨時顧問”。顧問的核心工作,說白了就是幫你理清楚四件事:
你想解決什么具體問題?
現在的操作方式有哪些槽點?
改進后要達到什么效果?
怎么用工具、流程和人把新方式落地?
自己動手,其實也是這四步。
第一步:定目標,別喊口號要具體
很多老板開口就是 “我們要搞數字化”,但 “數字化” 本身不是目標。真正的目標得能說清 “改完之后能好多少”。
比如:
我要讓客戶跟進的流失率從一半降到一成;
我要把倉庫備貨的周轉天數從兩個月壓到一個月;
我要讓報銷流程從一周縮短到兩天內;
我要讓每月對賬的錯誤次數降到零。
這才是能落地的目標。不然花幾萬塊弄套系統,最后說不清好在哪,純屬白折騰。
第二步:畫流程,別嫌麻煩要較真
這一步很多老板覺得沒必要:“我們就這點活兒,哪用得著畫流程?”
但流程畫出來,才能發現藏在日常里的坑:
哪一步最耗人力?
哪一環最容易卡殼?
哪項工作純靠跑腿?
比如一個簡單的發貨流程:
接單→備貨→出庫→物流→收款→記賬
畫出來才會發現:
誰負責登記訂單?
備貨時誰來核對數量?
出庫單誰簽字才算有效?
物流信息誰來同步給客戶?
不把這些理清楚,就算上了系統,員工該糊弄還是糊弄,等于白花錢。
第三步:選工具,先啃最痛的那塊骨頭
很多人覺得選工具最難,其實落地時反而是最簡單的。先問自己三個問題:
哪項工作最費人手?
哪塊出錯最多?
哪件事用工具能立馬見效果?
別想著一步到位全覆蓋。比如:
倉庫總盤不清貨,就先整個庫存管理工具,別著急上全套企業資源計劃;
客戶老跟進不及時,就先弄個客戶跟蹤表,別惦記著搭數據中臺;
請假審批總卡殼,就先整個在線審批,不用急著買全套辦公系統。
預算緊張的話,用極速搭自己搭最劃算 —— 拉個會用 Excel 的員工,花兩天時間,就能搭出個能用的雛形。
第四步:抓執行,沒人盯一切都白搭
最后這步最容易翻車。不少公司買了工具擱在那落灰,就是因為沒人盯流程、沒人管執行。
所以必須明確:
誰負責錄數據、誰負責核對、誰負責看結果;
不按時錄數據,后面的環節就卡殼;
出了錯誰擔責,系統有問題誰來修。
很多老板圖省事,覺得 “買了工具就完事了”,結果沒人錄數據,最后又回到 Excel 記賬的老路子。
所以:
制度要跟上:錄數據、走審批、對賬的時間點、負責人、完不成的后果,必須寫清楚;
獎懲要跟上:做得快、沒出錯的給獎勵,敷衍了事的該罰就罰;
調整要跟上:系統不好用立馬改,流程不順趕緊調。
這才是自己搞轉型的關鍵 —— 工具再好,沒人用也白搭。
03 老板當 “臨時顧問”,這幾個竅門用得上
自己動手雖然麻煩點,但掌握幾個小技巧,能少走不少彎路:
竅門 1:先開 “吐槽大會”
別自己悶頭想,把一線員工叫到一起 —— 跑業務的、管倉庫的、做財務的,誰天天干這些活,誰就最清楚哪里堵得慌。
讓他們敞開說:
哪件事最磨人?
哪項工作最容易出錯?
哪段流程最浪費時間?
聽完這些吐槽,就知道該先從哪下手了。
竅門 2:先搞 “最小可用版”
別一上來就想全覆蓋,先找個部門、一個小流程做試點。
比如先把 “進貨入庫” 這環跑順了,再搞 “銷售出庫”,最后串起財務對賬。
一步一步來,跑順一個是一個。
竅門 3:別小看 “零代碼工具”
真沒預算又缺技術,就用極速搭、飛書表格這類工具,拖拖拽拽就能拼出一套管理系統。別聽網上說這工具 “不專業”,好不好用,自己試過才知道。
用零代碼工具整個簡單的庫存表、審批單、客戶登記冊,先讓數據流動起來,后面想換更復雜的系統,數據也能接得上。
竅門 4:盯著 “月度數據會”
每個月開次短會,重點看這幾件事:
數據錄得全不全、準不準?
誰總拖著不錄數據?
哪個流程卡殼了走不動?
系統里哪些地方需要改一改?
盯滿三個月,這套轉型方案能不能行得通,心里就有數了。
04 自己動手轉型,這四個坑千萬別踩
自己搞轉型沒問題,但這幾個坑一定要避開:
坑 1:貪多嚼不爛
一上來就想上全套系統 —— 庫存、銷售、財務、報表大屏全配齊,員工光記操作步驟就頭大,最后哪個都用不起來。
坑 2:沒人牽頭抓落地
別指望老板喊兩句 “要數字化” 就完事了,至少得指定一個人專門盯進度、催執行,不然就是開頭熱鬧,后面沒人管。
坑 3:只買工具不捋流程
工具是死的,流程是活的。流程沒理順,就算買了再好的系統,也只是個擺設,員工該怎么亂還怎么亂。
坑 4:獎懲不分明
有些老板心軟,員工不錄數據、不按流程走,就當沒看見。可數據沒人錄,數字化就是句空話,還不如不搞。
最后有人可能會問:“實在自己搞不動咋辦?”
真沒頭緒,也別一上來就找大廠顧問,一年幾十萬花出去不值當。
可以先找兩類人:
一類是懂業務梳理的小團隊,幫你把流程理清楚;
另一類是會用低代碼工具的技術人員,幫你搭個能用的雛形。
一次性把 “流程 + 工具 + 基礎培訓” 跑通,后面自己人就能維護,比被大廠忽悠著花冤枉錢強多了。
寫在最后:轉型不怕慢,就怕瞎使勁
中小企業搞數字化轉型,沒預算請顧問真不是大問題。只要你能做到:
目標具體不模糊
流程清晰不含糊
工具選對不盲目
執行盯緊不松懈
哪怕慢一點,也能一步步轉到位。怕就怕目標不明、流程不清,買了工具又沒人用,最后還怪公司 “不適合轉型”。
真不適合轉型的從來不是公司,而是沒想明白 “為啥要轉” 就瞎忙活的人。
極速搭,始終秉持以客戶需求為核心的理念,充分發揮低代碼技術的獨特優勢。采用直觀的拖拽式操作,無需代碼,小白也能快速上手。支持自定義開發,功能靈活擴展。豐富功能模塊,全場景覆蓋。AI賦能升級。業務人員也能輕松搭建 項目管理、 進銷存、 erp系統等應用。為客戶提供從基礎到落地的一站式方案,極速搭致力于讓企業用更低的成本實現更大的效率產出。如需了解更多功能詳情,聯系18173892086,歡迎隨時咨詢。
